close

  最近,聖誕節剛火過一次的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繼續亮瞎網友的雙眼:在該院官網上拉出通欄標題——“上海節日踩踏慘劇不幸證明我院節日管理無比正確。”正文稱,“因為發生慘劇的外部條件是一樣的幾十年來在全盤西化大潮的席卷下,青年人已對西方洋節形成了毫無理性的迷戀,過節的方式也是毫無目的的遊蕩與無釐頭的狂歡……”(1月5日四川新聞網)
  一個奇葩的聖誕節,顯然不足以讓任性的“封校管理”偃旗息鼓。上海踩踏事故發生,意外的群體事件卻成了封校有理的“鐵證”。如此狂放不羈的推理邏輯,不僅讓人“沉醉”,更讓人“不醒”。因為按照這個意思:哈爾濱的大火可以反證夜不歸宿是“無比正確”的,因為遊蕩在路上,就不會有家宅失火的風險;印尼航班失事可以反證打死不坐飛機是“無比正確”的,因為你連機艙門都沒有邁進,自然不會有失聯的風險……可是,如此因噎廢食,對於風險社會來說,豈非倒退到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才最安全?
  按照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的說法,崇尚洋節,是遲早要發生必然的踩踏事故的。可是,20多年前,西風東漸沒這麼厲害,上海陸家嘴輪渡站踩踏事故莫非也要把板子打到洋節身上去?又或者10年前的北京密雲,踩踏事故恰恰是在傳統佳節看燈會上發生,“土節”就天然能安全避險?
  這種倒果為因的詭辯,自然不堪一駁。但有幾個前提,需要重申與明確:第一,不管有無踩踏事件,年輕人選擇怎樣的跨年方式、是宅還是嗨,這是他們的自由與權利;而城市提供安全有序的跨年平臺,這也是職能部門的責任與義務。將公共安全責任置換為“青年人已對西方洋節形成了毫無理性的迷戀,過節的方式也是毫無目的的遊蕩與無釐頭的狂歡”——這不僅是對憲法權利的赤裸裸剝奪,更是對罹難青年的惡意中傷。
  第二,永遠不能以小概率的責任事故來質疑公民權利的合理性。合法自由的代價也許不小,但歷史而言,不自由的成本只會是國家與民族最難以承受之重。再說,1989年英國希爾斯堡足總杯半決賽,2008年紐約長島沃爾瑪超市,2010年德國杜伊斯堡露天音樂節,2011年南非西北省酒吧……都發生過踩踏事故,莫非,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封校”或者“封城”?
  當然,在千校一面的今天,儘管流傳出“女神的身體、校董的臉”等緋聞,但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能篤定一種價值取向,跟各種洋節死磕到底,也是蠻拼的了。不過,價值理念的殊異,抑或兼容並包的多元,不是在大是大非上混淆試聽,而應該在人類與社會共同堅守的底線之上呈現差異性。最起碼的是:“反對去中國化”與庸俗地“反對洋節”,不是一回事。
  真心哀悼那些消逝的年輕生命,就請尊重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由與美好的渴慕,就請踏踏實實窮究真相、嚴肅追責。只有正確的反思,悲劇才不會重演;也只有客觀的反省,事故才能生成理性的力量。至於那些“無比正確”的鬼話與謊言,不算傷口上的一把鹽,起碼也是姿勢不雅的一個冷笑話。僅此,而已。
  文/鄧海建
  
  (辣味時評,一掃就行!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  (原標題:踩踏慘劇反證封校管理“無比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k24hkfclo 的頭像
    hk24hkfclo

    鄭嘉穎

    hk24hkfc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